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3)03-0184-02
新生教育是指除去专业教育以外,以大学小学一年级新生为对象拓展的所有活动。新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也是培养大学生的最重要环节。成功的新生教育,可以让大学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有好的思想基础,在短期内适应大学生活的转变,对以后的成长成才有积极有哪些用途。
新生教育是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新生的思想特征和新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帮助新生达成“五大适应”――学习适应、观念适应、心理适应、交往适应和生活适应,奠定全方位进步的基础为目的,达到自学、自省、自律、自立、自强的教育成效。
1、“九零后”大学生的特征
进行新生教育的首要条件是全方位客观地看待教育对象,只有如此才可能拓展有效的新生教育活动。大家尝试以问题作为对“九零后”大学生察看的视角,通过研究“九零后”大学生的问题,探究其本质,总结其特征,从而拓展有效的教育活动。
(一)社会性
社会性体目前: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反映社会的存在,作为思想最活跃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思想来然反映社会价值理念的最新变化;其次大学生的困惑反映社会的困惑,因此大家要对教育对象有积极的引导。大学生的问题都不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而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和折射。在当今转型社会时期,从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一元价值观转向多元价值观。在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非对抗性矛盾突出。大学生生活在当今社会中,也会在一定量上遭到社会不好的风气的影响,如考试作弊、假证明、通过不适当的方法为自己拉选票等。面对如此的情况,大家需要理解学生,找出更好教育学生的办法。在高等教育中,大家不可以够与社会完全平行,大家要超越社会,引领社会前进,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止是适应社会,而是要改造社会和创造新社会。大学的精神与社会的精神是有距离的,不然就没有大学精神。假如大学与社会维持一致,那样高等教育只能堕落成为社会的包袱而已。因此,在问题源自社会的状况下,大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怎么样做到既不脱离社会,又要超越社会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特殊性
高等学校的学生具备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一名年轻人,需要同意高等教育,同意社会的教化;其次作为社会公民饰演着肯定的社会角色,开始意识到我们的社会责任,投身参与社会的建设。正是这一时期,他们处于过渡性、边缘性、矛盾性的阶段,身心进步不成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九零后”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所学专业与就业目的的矛盾、物质追求与经济条件的矛盾、身心需要与道德伦理的矛盾、就业与深造的矛盾等。大家既要了解如此的现实,也要明确大学生处于年轻人中期,其价值观、生活观、世界观主如果在这一阶段形成的,只须大家对其做出好的引导,将会干扰其一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双重身份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常见特征,包含普通同学和学生干部,并不是学生干部的身心进步比普通同学成熟,他们也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作为辅导员也不可以够忽略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因此,大家在教育过程中不只不可以够回避问题,而是更要正视问题,只有如此才能鼓励学生正视问题并一同尝试解决问题。依据学生在不同时期面对的不同问题,针对某些具备常见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小讲坛、交流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经验。
(三)进步性
社会上对“九零后”大学生的评价不一,既有赞叹,也有批评。一定的一方觉得:他们同意的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高等教育,享受有史以来最好的物质生活,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资讯大潮;否定的一方觉得:他们沉迷互联网、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意志薄弱、不学无术等。到底应该怎么样评价“九零后”大学生呢?大家应该用进步的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用乐观的态度展望大学生成长的将来。从“九零后”大学生近年来在重大事件中的表现,如汶川的抗震救灾、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事件中的表现,“九零后”大学生都担任着要紧的角色,并出色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任务,向世界展示了国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从“九零后”大学生在这类国家大事中的表现,大家应该大胆一定“九零后”的优点,大胆做出一代更比一代强,一代更比一代有优势的结论。
大家应该在充分知道了“九零后”大学生的特征后,客观全方位地认识大家的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才能对其拓展有效的新生教育活动。
2、新生教育的内容
新生教育的内容是不是适合关系着新生教育的成败。笔者觉得针对新生的“五大适应”问题,新生教育应该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为新生的大学的道路引航为核心,内容包含生活新起点的教育、培养习惯的教育和针对新生现实问题的教育。
第一是生活新起点的教育。作为辅导员,大家要通过新生教育让新生树立大学是生活新的开始而不是终点的观念。大学是生活进步的第一个里程碑,从常识技能来看,服务社会的技能是从大学打造的,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常识只不过入门知识结构的建构,大学阶段是常识体系的建构和学习技巧的探索;从人格来看,和谐人格在此以前都是不自觉的,但从大学开始就需要培养自觉的和谐人格。爱因斯坦觉得“用专业常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可以成为一个和谐进步的人”,并提出“学校的目的一直应当是使年轻人人在离开它时具备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通过新生教育,大家要让学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块儿,把握生活的方向,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达成生活的价值。 第二是培养习惯的教育。培养好习惯是培养和谐人格的起点,是大家成才的重点,利于大家成为全方位进步、德才兼备的人才。人才成长的规律告诉大家:习惯决定命,教育的精髓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因此,培养习惯的教育也是新生教育的内容之一,培养习惯的教育包含思维习惯、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及能力决定了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学生与社会生活密切接触时,应该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黑暗面,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社会的每个方面。学习态度包含阅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阅读是学习的第一要点,提出问题是学习的金钥匙,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的,科学研究是学习的深化。行为习惯是道德的观念在道德行为上的体现,应该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基本办法是从我做起,从目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好的生活习惯包含按时作息、健康饮食、不嗜烟酒、坚持训练等,坚持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持健康体魄的保障。
3、新生教育的推行原则
综上所述,大家可知新生教育的任务重、形式泛、范围广、时间短,若想在新生教育中获得较好的教育成效就需要遵守以下推行原则。
(一)以正确的自我认知为起点
科学的自我认知是整个新生教育逻辑起点,是不是可以认识自己是哪个,是能否面对自己、面对现实的基础,过高或过低地估计我们的人是不可能正确地面对现实的。让新生认识到自己在不一样的场所饰演着不一样的角色,需要处置好自己与社会、学校、家庭、集体、别人的关系,对自己做出准确定位,才可以在集体中发挥积极有哪些用途。
(二)以建章立制,培养骨干为组织方法
打造完善健全的规章规范,这类规章规范并非学生手册上的规定,更不是学院的规范,更不是学校的各项规章规范,而是作为本学院、本年级贯彻落实学校规章规范的细节,需要可行性高,操作性强。这类细节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宣布后就要坚决落实。辅导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干部解决海量的学生问题、冗杂的事务工作。辅导员应该打造学生干部选拔、培养规范,坚持培养学生干部,充分信赖学生干部,为学生干部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服务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
(三)以活动为载体,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队观念,为优良班风级风的建设奠定基础
依据活动内容,可以把学生活动分为思想教育类、专业拓展类、文化体育类、娱乐休闲类。辅导员除去应该引导学生举办积极向上的活动以外,还应该引导学生举办较高层次的活动,应该鼓励学生举办思想教育类和专业拓展类的集体活动。相对于文化体育类和娱乐休闲类活动来讲,院系领导也应该把人力物力投入到前两类活动中去。通过内容好、形式新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观念,训练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巩固专业常识,提升思想觉悟,打造好的班风级风。
(四)以立志成才,全方位进步为阶段教育目的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状况,应该对学生提出不一样的需要,分阶段、分状况进行教育,会达到更好的教育成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讲,需要他们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出色的公民。社会需要每一位公民都成为合格的公民,而同意高等教育的学生不能仅仅成为合格的公民,而应是出色的公民,不然社会就会停步不前。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看重体验教育,从感悟开始,而理论教育和观念教育可以从小学二年级着手进行。
4、结语
大家应该依据新生教育的目的、内容,知道“九零后”大学新生的特征,在适合的机会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遵循新生教育的推行原则,挑选适合的教育形式,对大学小学一年级新生拓展教育活动,才可以收到好的教育成效。
专业化的年代需要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的教育需要专业化的内容,专业化的教育需要专业化的办法,对于新生教育的探讨都是期望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中向前迈进一步,期望无数的一步加起来可以促成大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进步。